2016年9月3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学术期刊《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以“中国社会学派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为主题,召开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学派研究”系列论坛的第二场。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主任、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政策法规委委员、同济大学郭强教授应邀参会,并在会上发言。
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话语体系与西方学术规范之间的关系,即如何通过借鉴或运用西方学术规范的话语体系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只要是做社会学研究或者学术研究都面临的问题,你到底是按照所谓的西方学术的规范去研究去写论文,还是按照中国这样一种方式去发表观点,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想做一些创新,按照中国的话语体系或者中国的话语结构去分析问题,但是被肢解了。
期刊在这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学术引导作用,现在不按西方的规范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发表,这种引导就使得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变成了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思考中国的问题。中国要想真正地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首先得在行动上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学术期刊如何引导,如果没有这种改变,这种误解会一直地深入下去。
其次要不断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结合的研究路径。如果完全按照西方学术规范性的话语体系,我们中国背后所存在的东西就没有了,也无法揭示我们中国事实背后的东西。比如说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社会的现象,“灯下黑”,这个词用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怎么翻译?怎么理解?
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要去借鉴西方的,但还得从我们传统中得到东西。如果没有传统的汲取,可能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是有问题的,传统社会里面给我们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提供了非常好的、概念、框架和语言,能够从这里面找到非常多的东西。
所以我一直在想费老给社会学留下的两个遗产,一个是拓展社会学的边界,第二个让我们重视模糊的东西,就是无法言表的东西。
这两大遗产现在还没有被完全理解,怎么样拓展社会学的边界,通过从传统的社会学中吸取更多的语言、话语来拓展社会学的边界,重视挖掘中国社会中无法言表的、模糊的现象或表达方式。这个问题也有争议,有老师说这是不对的,不能拿旧瓶装旧酒,不能拿传统的东西去看现代。
我们除了从西方有效的借鉴,减少西方对我们话语的控制之外,还要从传统中获得更多的东西。尤其是话语,我们传统社会中存在的话语非常多,中国传统社会留下来好的话语,可以用这些词语分析当下中国传统的东西。
第三是要从实践中提取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中国当下实践特色的、能够回应中国问题的新概念、新表达方式,建立中国社会学自信。我们现在是真的进入到社会里面做事情了,社会里面提供了非常多鲜活的话语,看都看不过来。不去进入,老在这想,中国的话语响不起来。鲜活的实践的话语能够给我们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尤其是社会学话语体系提供非常多的资源。
第四是专业期刊要肩负起引导建构中国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的重担。怎么样能够建构社会学话语体系,期刊是应该努力的。期刊原来做了很好的引导,但是有个别地方也做了一些误导,使得我们思维方式变了,行为方式也变了,这样对我们整个学术体系的建立,不光是话语体系,都会有影响。
参会学者 (排名不分先后)
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周智强(《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
郭星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郭强(同济大学教授)
李骏(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冯钢(浙江大学教授)
杨敏(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李友梅(上海大学教授)
许明(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曹锦清(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肖瑛(上海大学教授)
周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耿敬(上海大学教授)
马西恒(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黄晓春(上海大学副教授)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第三方评估网 版权所有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主办 沪ICP备202303166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8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