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受访者上下班单程平均45分钟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市民的工作地点在城市中心区,而住宅区却向周边延伸,“职住分离”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人们通勤时间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长。
申城上班族要在路上要花多少时间?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本报官网发起第12期劳动调查“上下班路上你在做什么”,截至昨日吸引1174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32%受访者选择“什么也不做,大脑放空”,位列第一。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主任、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政策法规委委员、同济大学郭强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上海刚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如何让社区生活圈、工作圈、居住圈连在一起,成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不过,改善职住分离需要时间,现有情况下,上班族要调整心态,不妨利用这段通勤时间观察生活、寻找美感、提升个人技能。
调查
沪近三成受访者认为上下班花费时间“偏长”
很多城市人在切换工作地和生活区之间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本报通过辰智咨询在调研吧平台发起一份面向全国网友的“上下班时间研究问卷”,回收1056份有效样本。
“上下班单次行程所花时间”这一选项结果显示,上海受访者平均所需时间为45分钟,全国受访者为36分钟。
具体来看,上海上班族单次行程所花时间在“31-60分钟”的人数最多,占比41%。而在60分钟以上累计占比20%,也就是说,61%的上海受访者单次行程需要30分钟以上。而全国受访者单程需30分钟以上的比例为43%,远低于上海受访者的同选项比例。“对上下班花费时间的感觉”这一选项结果显示,上海有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上下班花费的时间“偏长”,全国有23%。而认为“一般”的受访者,上海为57%,全国为62%。
通勤时间越长,越压缩上班族的个人时间。本报官网网友表示,早高峰一路“恶战”,还没有开始工作已然耗尽精力。“工作时间朝九晚五,早晨六点甚至六点之前就起床准备出发了。寒冬或盛夏里站队、挤车,见到各种现象生气、窝火,堵在路上的焦躁、烦闷,大费周折到了公司还需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工作。”
也有网友表示,过长的通勤时间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到家晚上9点,吃饭、洗碗、做家务,就快11点,和家人聊不了什么就该休息了。”
更有网友表示,想提高技能却没有时间。“软件开发这工作跟别的不一样,得常学习新东西,可时间都耗在路上了,没有大段可以静心学习的时间。”
职位越高对通勤时间利用度评价越高
通勤时间长已经成为目前的客观现实,如何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成了上班族计划表里的重要事项。
本报官网发起第12期劳动调查“上下班路上你在做什么”。调查显示,32%的网友选择了“什么也不做,大脑放空”;选择“追剧、听歌、打游戏”的网友紧随其后,占比31%;“刷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的选项比例为17%,排名第三。
面对高压的都市生活,更多的网友选择享受“本我”状态。“上班本来就紧张得很,上下班途中最好放空大脑或者补个觉。”
也有网友认为,上下班这种碎片化时间是汲取信息的最佳时间。“上下班路上读读书看看报挺好。之前不还有条新闻说提倡地铁借阅书籍嘛?平时工作繁忙、家务繁重,也没什么时间学习。”
对“手机党”来说,记录下每一秒的生活才是王道。“上下班路上发微博、微信晒图,已成为习惯。随手拍下有意义的景象、事件和人物,不仅可即时与粉丝共享,而且从观察、捕捉、取景、构图中琢磨创意,感受开心!”
“对上下班途中时间利用的自我评价”这一选项结果显示,有13%的上海网友认为自己“利用得很充分”,41%的受访者表示“利用得还行”,这两项相加为54%,高于全国受访者的41%。可以看出上海的上班族对自己上下班途中时间的利用度比较满意。
值得一提的是,职位层级越高的上班族对自己上下班途中时间的利用度评价越高,这可能说明职位越高的人越重视上下班途中时间的利用。
解读
“职住相连”是新一轮城市规划趋势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主任、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政策法规委委员、同济大学郭强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大城市这种职住分离现象很普遍,有调查显示职住分离的地理越远,人们的幸福感就越差,心里的烦躁度也越高,“从时间的角度上来看,会有一种被控制感,有一种理论叫做‘要想控制人的身体,就要控制和分割人的时间’。”
他表示,各大城市正在努力减少职住分离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大措施:通过生活圈、职业圈的城市总体规划,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连为一体;通过技术引导,远程协助,方便人们直接在家办公;缩短人们在工作场所的时间。
他告诉记者:“上海刚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的前期调研中,如何让居住方面,尤其是社区生活圈、工作圈、居住圈连在一起,成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郭教授同时指出,尽管居住区和工作区连为一体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但产业结构调整总是存在滞后性,现有情况下职住分离的现象还将存在一段时间。
此外,他指出,职住分离下的社会本来就是碎片化社会,个人时间自然也是碎片的,“像传统社会一样把大块的时间整合在一起已经不可能了。”
因此他建议上班族要调整心态、认识到位、方式恰当,更好地利用这段通勤时间,“比如了解与工作和社会相关的信息,观察社会变化的现象,寻找美感,学会享受。如此一来,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技巧,对工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转自 劳动报)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第三方评估网 版权所有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主办 沪ICP备202303166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8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