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第三方评估论坛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15-10-18  阅读次数:1692

        对政府购买服务等体现政府工作绩效的行为进行“打分”,第三方评估是一种重要手段。10月17日,于同济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第三方评估论坛上发布的“2015中国政府购买服务评估蓝皮书”和“2015中国第三方评估蓝皮书”披露,作为第三方机构的社会组织承接能力弱,这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其具体表现为机构数量偏少、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服务能力较弱、运作不够规范等。

        蓝皮书披露,仅从数量看,以每万人拥有的民间组织数量计算,我国大陆地区为3.67个/万人,而美国是53个、新加坡16个、日本96个。“对政府购买服务开展评估,第三方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是关键。”有专家在10月17日的会上披露,即便在上海,真正具有独立意义的、承担第三方评估职能的社会组织也仅有20余家。

        政府购买服务评价机制尚有缺失环节

        10月17日发布的“2015中国政府购买服务评估蓝皮书”指出,在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目前还不完善,甚至处于缺失状态。在现有体制下,监督权力较为分散,一些政府部门与开展工作绩效评估的社会组织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利益勾连使得第三方监管很难有效执行。

        同济大学社会调查评估中心主任、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院长兼总评估师郭强解释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已越来越广,各地政府已开始通过列举清单或目录的方式,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流程,这显然是一大进步。但从实际层面的操作来看,第三方机构在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的公共服务开展评估时,大多数情况下开展的是事后评估,而针对前期立项的评估太少,甚至大多数时候是缺位的。“举个简单例子,很多区级政府列出的需要购买服务的项目,实际上都是街道、居委会根据排摸的情况,向上报送的。但这些项目的立项是否合理,是否真正贴合老百姓的需求,理应接受事前评估。”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孙荣也持类似看法。在他看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路径,政府应该主动培育且引入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在理念上要真正做到为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而购买,不是为了购买而购买,更要杜绝“运动式”的购买模式。

        对社会领域开展第三方评估,是目前的难点

        10月17日发布的“2015中国第三方评估蓝皮书”则对目前我国第三方评估的机构分类和评估方法做了摸底调查。目前出任“第三方”角色的大致包括三类机构:一是学术机构;二是以审计机构为主的专业公司;三是社会组织。

        蓝皮书指出,就评估能力而言,学术机构的评估方法较为传统、偏重宏观评估;专业公司采取的多数是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关心直接投入和产出,却很少深入分析社会效益与影响;而目前不少承接第三方评估项目的社会组织又容易按照政府部门的评估设置指标,不能体现评估的科学性。

        “政府部门在推进第三方评估工作时,大多还是站在审计的视角。实际上,对于容易形成量化指标的、在经济领域的招投标活动,用审计的方法评估是可行的;但相比之下,真正的第三方评估难点目前主要出现在社会领域。”郭强说。

        政社脱钩后,可能会让一批评估机构“消失”

        有专家在10月17日的研讨会上指出,作为强化第三方机构评估的重要举措,国家的总体改革方面是积极推动“政社脱钩”。最典型的就是环评领域。今年,环保部已通过“关于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将率先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也分批分期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一律取消环评资质。而在今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针对环保系统的“红顶中介”就做出公开表态:绝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

        “政社脱钩的举措,固然有助于培育一批真正的独立性的第三方机构,但后者今后作为非营利机构,在脱钩后能否得以存活,是一个未知数。”有与会学者直言,目前的不少评估机构是和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事业单位,“手里有关系和资源”。可以预见,当政社彻底脱钩后,过去的人脉关系和资源不再发挥效力,在充分竞争的状态下,势必有一批评估机构将难以维系,直至消失。

        而在郭强看来,这样的业态调整或是培育出真正的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产出、壮大的必然过程。

        (国信转载自文汇报)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第三方评估网  版权所有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主办      沪ICP备202303166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8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