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与会的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同济大学与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联合举办中国首届第三方评估论坛。这是高校与社会组织联手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的一个创新的举措,也是同济大学理论工作者献出的一份厚礼。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对于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评估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过程中的评估机制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上海市委韩正书记特别要求,我们在自贸区建设当中要引入第三方的评估机制。可以说,时代呼唤着第三方评估。但是第三方评估,还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界定第三方?第三方评估的领域、范围有哪些?怎样保证第三方评估的公益性与公正性?如何提升第三方评估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如何实现第三方评估的供需对接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实践当中探索与创新,也需要专家学者给予理论的研究与指导。令人欣喜的是,同济大学先行一步,今天与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组织全国有关部门和上百位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是群贤毕至,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第三方评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前瞻性。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有力指导下,在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与支持下,上海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界的社会组织1.3万家,其中社会团体3900多家。全国有60万家社会组织,其中社团是多余民非的,但是上海的民非是多余社团的。基金会是240多家,上海每万人户籍人口拥有的社会组织数量是8.6家,全市社会组织净资产350多亿,年度总收入360亿,年度支出330多亿。这大概占上海GDP的1.4%。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超过了27万,其中专职工作人员有21.6万,约占全市从业人口的1.9%。此外,上海还有在各个街道、镇备案的社区活动团体,有2.3万个。上海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在发挥着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扶持培育,但是也离不开规范、引领。社会组织的评估是规范社会组织建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从2007年开始试点开展社会组织的评估。我们积极推进本市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目前全上海已经完成社会组织评估的社会组织大概有2千家左右,但是这个比例大概只占到20%左右,跟上海的社会组织发展数量还有差距。
我认为社会组织的评估当中,还有几个问题特别需要解决。
一、社会组织评估的功能定位问题。我刚才向刘锋主任请教,到底是管理手段,还是社会组织自我建设的手段,还是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因为国家民政部是发了政府规章的,如果说是“管理手段”社会组织就不能自愿的,是要强制的。如果是“建设的手段”或者是“发展水平标识”可能是自愿。
二、评估过程公正性问题,评估调动社会组织积极性问题等等,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政社合作和改善民生服务的有效途径。今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市民政局、社团局也出台了《推荐目录》。我们的《推荐目录》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具备承接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实行的是自动生成、动态的更新。根据最新的年检数据统计,2014年上海社会组织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补助收入,大概80多亿,约占社会组织总收入的22%。但是社会组织政府购买服务当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尤其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定价机制,比如:人力成本到底占多大比例?现在很多操作是按照10%,实际上社会组织很多就是人力成本,如果超过这个比例财政审计就过不去,导致很多社会组织在做假帐。还有购买服务如何评价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效益问题?因为社会组织还有一个发育的过程,我们是涸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的问题?
近年来像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这样的社会组织,目前全市已经登记了21家,社会的需要推动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产生,它们已经成为第三方评估的重要力量。作为登记管理机关,我们将积极关心支持各种形式的专业评估机构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在促进社会组织评估和政府购买服务当中的积极作用。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各位与会嘉宾收获满满。谢谢大家!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第三方评估网 版权所有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主办 沪ICP备202303166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8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