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第三方评估第二届论坛”,非常感谢郭老师、各位领导、各位教授。第三方评估,在中国开展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因此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在组织、人才和技术层面,都有诸多可以探讨的空间。这种评估的合法性、专业性、独立性有很多议题是需要讨论和实践的,为此我觉得应该由衷地祝贺论坛的召开,感谢论坛平台在这个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根据上海的实践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个想法。是关于对社会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与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参与政府评估的问题。我上世纪80年代曾经担任过上海市第一任社团处处长,到现在和社会组织打交道有30多年的时间,之后一直在带“社”字头的部门工作,身临其境。所以我觉得我要讲的这个话题,是关于社会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与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参与政府评估的问题。
首先,关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应该怎样来评估它们?我觉得在之前大家看到的资料比较多的都是从数量上。万人指标,一万人当中有多少社会组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它可以使我们看到社会组织发展的规模。但是能量可能是更重要的,社会组织到底能干什么?一些小的社会组织,你能切实的感受到它能量巨大。他筹款的能力、动员能力,他集体服务的能力、他影响社会的能力。在我们与社会组织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是非常不一样的。在救灾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草根组织跟我说马伊里你给我协调一下虹桥飞机场,我们有一架飞机要飞过去。我们说:我们很难协调虹桥的飞机场。过了两天,他们说:他们自己协调好了,过两天还有一架飞机要过去。
除了数量和能力之外,我个人觉得社会组织在一个地区组织生态的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们现在只是说:社会组织很弱,需要政府的扶持。其实在社会组织和组织之间,也是有相互支持的功能。如果一个地区,它的社会组织之间组织链能够很好地发育起来,有大的、有小的,有具体服务的也有扶持性的组织。那我相信这个地区的社会组织,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组织生态。而作为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地区的社会组织的组织生态给保护好、培养好。2006年的时候,上海出现了一批自称自己是支持性组织的社会组织。他们不是干具体的服务,不是具体的提供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而是对社会组织的方方面面进行培育扶持。对初创期的组织,没有资金,我给你帮助去筹集资金。你没有办公室,我给你场地。你不会做愿景,我们教你如何成长。我们认为这种组织的生长是非常非常至关重要的,但是这一点现在往往被人们忽略。所以我想如果评估的话,我们应该有这方面的指标。企图让一个地区的社会组织都合并成什么联合会,这点我是坚决不同意的。我觉得那是把社会组织给搞坏了。社会组织的多样性是生态的生命力,所以保护这个多样性,怎样评估这个多样性还有生态性,高的、低的、小的、大的,不同种类的至关重要。这是我想跟各位第三方评估专家分享的第一点。还有就是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组织怎样来评估它的发展状况。
我们现在大量感受到的是对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有第三方的评估,有很多的文件规定,你拿了政府的项目就要接受第三方评估。这个领域我们觉得是进步的,政府工作有两部分。一部分,自己干。另一部分,外包给别人干。外包给别人干要有第三方评估,但是这个评估目前太初级、太不专业、太政府化。我们搞创投、搞招投标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到社会组织,现在也有很多机构作为第三方在对他们的服务进行评估。那种评估差不多把社会组织给评坏了,所以这种评估它的合法性、它的专业性、它的指标、它的价值导向,都非常值得来讨论。我也希望今天在这里,能够有专家来关注上海这个地区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评估过程当中发生的问题。
我自己后来离开民政局,也被评估,因为我支持社会组织的购买服务,所以他们给我的一份叫作“审计报告”,他们大多数是用对待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指标评估社会组织,完全把社会组织的优势、多样性、灵活性、专业性给评没了。所以可以说,从去年开始,上海政府在公益招投标当中,厉害的社会组织都向基金会寻求资金支持。所以我觉得这可能也是第三方评估对于社会组织的评估需要来讨论、改进的问题。关于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参与政府评估,我认为目前太弱,特别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参与度是很少。政府现在开放的只是购买服务的那一部分要第三方评估,他自己干的这一部分目前并没有制度规定一定要第三方来评估。
比如:我管了那么多年的事业单位的,我们政府办的养老院,从来没有第三方评估,后来和外面的养老院对比时,我才发现这里面是有问题的。他的成本差不多是外面的7倍。照理说第三方评估是外部对于一个政府内部绩效的评估,但是我们现在热热闹闹说“第三方评估”其实评估的还是外部的东西,内部自己干的那一部分没有很好的开展。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需要去开拓,需要有很多探索的一个领域。
今天我就简单讲这么一个话题。最后我也表个态,非常愿意参与第三方评估领域,参与其中做出我自己微小的一些努力。谢谢大家!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第三方评估网 版权所有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主办 沪ICP备202303166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820号